2020年是全球命运多舛的一年,疫情对世界各国进行了一次无差别打击,就在世界各国忙于应对疫情的时候,去年四月份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论坛,再一次让“一带一路”成为最热点的话题。
说道“一带一路”必须先说一趟横跨欧亚大陆的列车“中欧班列”。这趟列车能从连云港一头猛地扎到荷兰鹿特丹,在疫情期间为无数中亚和欧洲的小伙伴及时送去必要的防疫物资,帮助那里的小伙伴们抗击疫情,拯救生命,同时也运回国内所需物资。这辆列车不仅为抗击疫情作出重大贡献,背后还隐藏着国之大计:“一带一路”。
那“一带一路”是指什么呢?书面意思解释“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双边机制亦有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如果字面意思不好理解,换一种说法,“一带一路”这个词,分开看“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听起来差不多,但它的历史来源完全不一样,“一带”要追溯到西汉张骞走通西域的那条路,“一路”是明朝郑和当年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道路。
为什么称作走丝绸之路呢?古代中国很大程度上领先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那时候中国丝绸在世界上是实实在在的奢侈品,古代欧洲的人民,贫穷的麻袋当衣服,有钱的皮衣皮裤算是高端定制,结果中国的丝绸一来,又轻又软又美丽,中世纪贵族根本没见过,于是中国丝绸在欧洲贵族圈瞬间风靡人人追捧,仿佛没有一件丝绸制作的衣服都有辱贵族的身份。
这条丝绸之路畅通之后,中国和欧洲乃至周边国家的贸易一派欣欣向荣,“中国制造”那时候就是品质和尊贵的代名词。
陆上丝绸之路虽好,但一路西行黄沙万里,沙漠戈壁并不好走,所以陆上丝绸之路兴盛几百年之后,航海技术发展起来了,人们渐渐发现走水路可比走陆路安全,于是呢,海上丝绸之路渐渐兴起,这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国人走的最多,毕竟不管海上还是陆上的丝绸,瓷器,那都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商品。到了明朝又来个郑和七下西洋,横扫东南亚,连非洲都走到了。
可惜到了明末和清朝,中国开始严格禁止出海贸易,开始闭关锁国。这时候西方开启大航海时代,先造就了四处开拓殖民地的大英帝国,接着又刨出一个200年的美利坚,世界的海陆贸易就这么被西方人控制,西方文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豪放了几百年,但是毕竟我们的“丝绸之路”一直都在,现在国家实力大增,我们重新站起来,“一带一路”战略正式诞生。
“一带一路”如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呢?至此必须说说以下几家企业和机构:华为、中兴、葛洲坝、中国铁建、中国移动还有2014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等一系列可以分为三类的企业和机构:投资、基础建设、高科技支持。
这些企业和机构具体能做什么呢?说白了这些都是为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准备的,想要发展的国家,你缺钱?除了光明正大向世界割韭菜的美利坚,我们有亚投行;你没有高科技,我们有华为、中兴;没有路,没有桥?没事,基建狂魔时刻待命。这一切的本质是为了让参与其中的国家更快地赚更多的钱。
截止到2020年,全世界至少有138个国家陆陆续续的加入。“一带一路”不是霸权,更不是军事战略,他是一个依托于经济而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一个中国传承千年,追求“天下大道,和而不同”的道。
这份追求和倡议没有具体的规划,也没有具体的路线,它就像水一样的无形而利万物,他可以去对接其他国家的计划,比如由俄罗斯牵头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虽然亚洲联盟建立了,但有些国家还是需要投资和基建的,这个时候欧亚联盟就能和一带一路无形的对接在一起,而且一带一路不仅能对接其他国家的计划,还能帮助没有计划的国家规划,比如一带一路根据肯尼亚的需求就建设了一条蒙内铁路,这个铁路提高了当地的运输效率,以前从肯尼亚首都到港口需要十几个小时,有了铁路后只需要四个小时,效率提高了近三倍,其货运量从100万吨增加到了2500万吨,提高了25倍,并且为当地创造了四万多个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在未来蒙内铁路还会连接乌干达卢旺达等肯尼亚附近的其他非洲国家,曾经欧美掠夺者为了更快更多的掠夺非洲,造成卢旺达大屠杀,以本土人民的鲜血去分裂非洲,今天“一带一路”却以基建科技又将非洲团结在一起。
“一带一路”提出至今5年了,我们得说一说“一带一路”的成就,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体系中,各国这个互联互通与最基本的交通就非常重要,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在交通基建项目上会带来7.2%的贸易增加,这几年中国和老挝的中老铁路,中国和泰国的中泰铁路,还有雅加达雅万高铁等等,22个重点工程已经开工,世界银行也报道说整个“一带一路”相关交通的基础建设项目,可以为那些非一带一路的国家带来2.6亿%的GDP增长,不仅是已经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当中的国家会有实惠,其他国家都有实惠,能为整个世界带来2.87%的GDP增长,这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自贸协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高,范围更广。所以在基础设施上,一带一路项目是惠及了全世界的人民。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带头搞建设是要花很多很多钱的,那么重点来了,中国有那么多钱对外投资吗?答案是有!因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钱不是人民币,是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截止2019年中国的外汇贮备规模达到31079.2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这个数字相当于2014年俄罗斯和印度GDP的总和。
曾经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原因就是中国为了提高自己在国际的影响力,所以借给美国很多钱,这些钱就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在国内是不流通的,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我们就没必要再大量购入美元。
说到这,我得重新提及一下“美元霸权”。二战前的世界通行货币以英镑为主,但二战后英国元气大伤,在1944年,美国挑头在星海波尔多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商讨如何重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与会的44个国家中,除了英国以外全部选择了美国的怀特方案,会议最终确定由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
货币体系中的核心是将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形成固定的汇率,形成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森林体系是英美两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争夺霸权的产物,这个体系实际上就是权力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转移。
在40年代中叶,美国已经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但直到越战,美国经济大不如前,黄金储备急剧缩水,终于尼克松在1977年的8月15日结束了黄金兑换体系。但美国并不会因此放弃美元霸权,接着美国将美元与石油挂钩,进入新一轮的无下限收割。
回到关于“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上,通常来说“投资”是有风险的,但就本国利益而言“一带一路”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因为“一带一路”有三点高明之处。
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上面已经说了中国是世界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而这些外汇又不能用来建设自己的国家,放在银行,按照美国印钞机的速度,绿票子迟早有一天会变成一堆废纸。那么,在目前世界通行货币还是美元的时候,又有一些想要发展却缺钱的国家向我们借钱,这个时候中国就可以用合理的方式逼美国和欧洲还钱。
现在中国不再需要持有欧美的国债来提升国际影响力,是不是中国就可以向这些国家理直气壮的要求还钱了呢?俗话说“欠债的才是大爷”生活工作中大家应该都碰到过或听说过这种情况,当一个人欠你的钱到期不还,你去找他要,要么说没钱,要么一千零一个理由拖延,要么直接反咬一口。个人是这样,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这样,美国就是这种大爷,而现实情况更凶险, 2019年美国国债的余额同比增长了5.6%,但同期美国的GDP增速只有3.7%,当债务增速大于GDP增速时,就意味着他可能还不起这个债了,特朗普深谙其中的道理了,于是2020年继续大规模发行美元,这就是一个由国家发起的庞氏骗局。
所以不指望这种国家能老老实实的还钱,但我们可以逼他还钱,举个例子动物园里红兔子把钱借给了蓝鸭子,绿猴子等一群小动物急需用钱找红兔子借,于是红兔子告诉绿猴子一众等蓝鸭子但把钱还了就立马借给你,这个时候蓝鸭子还钱那是天经地义,如果不还,绿猴子一众会如何评价蓝鸭子呢?如果把小动物都换成中国,美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效果如何呢,“一带一路”的投资就是让欧美陷入电车难题,我们用欧美还的钱投资,对我们来说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对欧美来说,你还钱那是天经地义,如果不还钱,国际信誉就会一落千丈,这就是一带一路的第一个高明之处。
二、对冲石油美元
战后为恢复世界贸易,各国之间心存芥蒂,鉴于当时美国的强大,美国挑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将黄金来和美元挂钩,并承诺有多少黄金就印多少美元,于是美元就成了世界货币,全世界的国家用商品去换美元,然后再用美元去和其他的国家交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像美元越来越多了,各个国家开始购买黄金。果不其然,美国没有遵守承诺,于是黄金与美元的骗局逐渐被揭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美国失去了信心,大家都不相信美元了,但当时又没有一个能代替美元的货币,全球贸易开始萎缩,世界经济陷入停滞,这个时候,也就是1977年,美国放弃黄金转战石油,因为石油是消耗品,泡沫随便吹。
因此自1977年美国脱离黄金取消美元兑换黄金以来,直至今日美元在短短50年不到,本币贬值将近98%,还有华尔街多次利用金融方式做空黄金的结果,对购买美国国债的债权人(中国等)来说,无形中形成购买力下降,最终结果等于被赖账了。
石油美元再接再厉薅羊毛,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让美元大量流向全球,成为各个国家的储备货币,沙特签订石油美元协议后,美国大量进口中东石油,此行目的不单为了巩固了美沙石油美元的体系,更多是为了美元流通世界。举例来说,沙特从中国进口一个商品,以美元支付,那么美元通过沙特就到中国手上的,美国还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银行等发行美元贷款为全球美元形成流动性,或者利用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使得美元大量流入到各国央行的口袋里,然后就是大量发行美债,使得美元回流美国,但货币大量发行,会造成货币贬值,换句话说就是美国用一张纸换取了你的产品,如同薅了全球债权人的羊毛。
之前没有能代替美元的货币,所以各国也只好无奈的接受,但有了“一带一路”,彻底让世界开始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原因是这样的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越来越多,所以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也越来越频繁,各国的关系也越来越铁了,既然我们大家都这么熟悉了,没必要再让美利坚薅羊毛。因而到目前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而近几年由于特朗普政府的为所欲为,美国国际信誉一泻千里,就连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看到人民币可以代替美元后,也开始加速去美元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带一路”是直接威胁到了石油美元的地位,同时触及了美国在全球的利益,因此其四处鼓吹抹黑“一带一路”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天下大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就是“一带一路”的第二个高明之处。
三、星星之火,大势所趋
中国的崛起很多国家认为是具有威胁性的,尤其是被长期宣传“中国威胁论”所侵染的国家和人民。纵观近代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大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启了世界殖民时代,坚船利炮送出去的是鸦片,贩卖的是殖民地本土居民;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军事上先后发动9次对外战争,经济上剥削世界人民。就此看来,对于习惯了美国霸权的国家来说,中国无疑是个变数,好坏难辨,更多的是观望。而对于长期依赖美国的国家来说,他们没有选择,或者不敢选择。
纵观“一带一路”的世界地图,“一带一路”的侧重点放到了非洲中亚和中东,这些地区不是和美国有血海深仇,就是离得太远了,而非洲大部分地方都被白人殖民过,中东更不用说了,中亚多半是俄罗斯的朋友,所以在一带一路初期争取的对象就是非洲亚洲和中东,而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从中受益。比如中巴经济走廊为巴铁贡献了3%的GDP增长,比如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口城,一旦建设成功,都会为当地提供8.3万个就业机会,比如中国在柬埔寨开发了西哈努克岛的经济特区,被当地人称为金饭碗,这一个特区就带动了当地柬埔寨三万人就业,而且举办了很多的义务培训班,为多达几万人的当地人民提高了技能和语言水平;比如苏丹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为当地和周边的700万人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为上百万人的电力解决了供应问题,让苏丹1/3的国民从中直接受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5年中,从中获益的国家是例子不胜枚举,于是那些观望中的国家难道不心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会形成一种“势”一种是一种你加入就会有好处,你不加入就会很难受的“势”,这种“势”慢慢的延伸到了西欧的意大利,东欧的塞尔维亚,还有南欧的希腊,随着时间的推移,欧陆强国也会顺势加入一带一路,这种“势”如同星星之火,必有燎原之势。这就是一带一路的第三个高明之处。
我们知道现在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些国家搞所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总想只有自己从贸易当中获利,总强调自我优先,损人利己。所以现在我们整个人类的命运,这个世界究竟该向何处走呢,毫无疑问“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修到了欧洲,这条路,彻底让欧亚大陆形成了一个整体,所以“一带一路”是在构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经济体,你只要加入就能享受关税运输投资等优惠,这种智慧就叫顺势而为,引用一句话来说,“一带一路会把各个国家全部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网,而形成的这张网就叫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蕊律师
参考:中国一带一路网、各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绝命老铁《一带一路》、超级版图
读懂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
丝绸之路、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
版权所有:云南上首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2017-2018 网站备案信息:滇ICP备17006605号-1
法律咨询电话:0871-67360355 电子邮箱:2309343397@qq.com 云南律师事务所排名
技术支持:昆明创轩科技